日前,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第39次考察队全体队员向厦工股份发来了新年贺电,感谢厦工股份对极地事业的长期关心和大力支持。
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自主民族品牌代表之一,厦工股份自1992年以来连续31年助力国家南极科考活动,目前,中国第39次科考共有四位厦工机械师王荣辉、肖观清、曾应根、谢文毕分驻中山站、昆仑站、罗斯海新站担任驻站机械师,执行站上科考保障任务。
近日,《厦门日报》记者刘艳连线采访王荣辉,了解他鲜为人知的南极故事。以下是他的自述。
王荣辉
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,曾先后五次出征南极,此次担任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中山站越冬机械师兼后勤班班长。
今天,是我在南极的第1463天。刚刚过去的春节,我在南极中山站度过——这是我在南极过的第6个春节。
极光、冰山、雪地、企鹅、海豹……在很多人眼中,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,充满了未知和神秘。于我来言,南极却像是“世界尽头的家”,只要有需要,随时准备出征。
我是厦工股份的一名机械师,10年中5次出征南极护航科考、总时间将长达1949天——这三个数字,浓缩了我的青春年华。
01
在南极过春节是怎样一番体验?地球最南端的年夜饭怎么吃?
除夕这天,我们各岗位人员正常巡视、开展安全检查,下午贴春联、包饺子,中山站年味十足,洋溢着新春的温暖和喜气。下午3点,春节联欢会正式开始,我第一个上台唱歌,唱了自己拿手的《我的中国心》。大概下午5点起,我们一起吃年夜饭——在南极过春节,独特而温暖。
说实话,我没有想过,我的人生会跟南极紧密相连——南极内陆95%被冰雪覆盖,被称为“生命禁区”“白色沙漠”。
2013年,我作为第30次队长城站越冬机械师第一次踏足南极,那年我25岁,结婚刚一年。
参加南极科考的机械师需具有全面的技术、强健的体魄和团队合作的精神。依然记得,当时公司有10余人报名,名额只有两个,最终,我被选上了。
我是家中独子,父母自然舍不得我去那么远的地方,为了让父母了解南极,我还特地买来一张世界地图。
当我来到南极长城站,南极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又极度纯净的自然风貌让我震撼,在冰天雪地中,中国科考队伍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让我敬佩,我的国家认同感油然而生。也就在那时,对极地事业的热爱就像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。接下来几年,我先后参加2016年第33次队长城站越冬、2018年第34次队长城站度夏、2019年第36次队长城站越冬、2022年第39次队中山站越冬,今年我34岁。
02
03
04
不仅是厦工设备,南极科考期间,我几乎操作遍了长城站上的20多种车辆,包括雪地车、装载机、雪地摩托车、货运卡车、小车、挖掘机、吊车、橡皮艇等等,别人称我是全能机械师。机械并非一通全通,得钻研,休息时我就不断学习、操作。
2019年,长城站考察队尝试用两艘橡皮艇接驳卸货。我和队友需要驾驶橡皮艇靠近码头、靠近“雪龙”2号,这个过程难度不小,得根据潮水、风速、波浪随时调整,让我高兴的是,这次卸货任务成功完成了,书写了中国南极科考机械作业的“第一次”。
冰天雪地里,最怕设备出现故障。有一次野外科考,雪地摩托车突然无法启动了。车上只有常用工具和配件,无法现场维修,当时我心里有点慌,但很快冷静下来。想到雪地摩托车启动马达瞬间碰齿的抖动力不是很大,于是我双手抱着启动马达连接飞轮盘,然后叫队友打钥匙启动,摩托车瞬间打着了,车启动起来了,队友高兴得欢叫了起来。
2019年12月9日,更换厦工装载机951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芯;2020年11月24日,使用挖机清理生活楼广场和码头雪堆;2021年1月30日,启动并检修所有车辆……每天工作结束后,我会写工作日记,把每天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。这样,我对站上的机械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。
师父盖军衔曾嘱托我们,“在南极考察,要记得是代表国家,全力以赴,做好每个细节,做任何事情都像第一次做一样认真。”这句话,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。我一直要求自己,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在极地展示中国产业工人良好的精神风采和职业素养。
05
在南极经历的一切,都是前所未有的。
比如,极昼极夜。夏天极昼从早上5点天亮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天黑,冬天极夜是早上9点天亮,下午2点就天黑了。一开始,我很不适应,到后来渐渐习惯了。
在南极,业余生活比较枯燥,但我们苦中作乐,也别有滋味。中山站海冰较多,企鹅比较少见,前几天企鹅从海面冰缝里爬上来,来到中山广场,我远距离地拍了一些照片分享到朋友圈,大家都被憨态可掬的企鹅吸引了。冬天比较闲一点的时候,我会出去拍拍照片。站上组织的唱歌、打球等活动,我也都积极参加。前两年,我还拍了几部小视频,获得了南极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。
在南极,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。厨师很给力,能根据站上的食材,做不同的口味,米饭、馒头、面条、点心、小吃等,品类多样。夏天,我们能吃上新鲜蔬菜,冬天脱水菜比较多,比如木耳、腐竹。
长期生活在南极,会格外想家。南极长城站有个挂标牌的地方,我把一块家乡方向牌钉在木桩上——宁化县16060.8公里,这是宁化县到长城站的距离。
和第一次来南极时相比,现在条件好多了。以前网络只有512K,通话得靠卫星电话,还会延迟。现在站上网络有4兆,还有联通手机信号,随时可以和家人联系。
这十年来,家人对我还是挺支持的。我有两个孩子,大的12岁,小的7岁,他们的成长经历,我错过了很多。但让我欣慰的是,孩子们比较理解。他们对南极也挺感兴趣,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“雪龙”号科考船,孩子们特别兴奋地说:“我爸爸就在这里”。
本文来自《厦门日报》2023年1月29日第A05版